鲁南在线
鲁南在线  >   地方  >  正文

让“思想扶贫”来得更猛烈些

评论

 脱贫攻坚激战正酣, 进入了攻坚拨寨的冲刺期, 我们面对的将是贫中之贫、困中之困, 是难度更大的“硬骨头”,特别是贫困群众的“思想贫困”最难扶。

近几年的脱贫攻坚,有政府强力拉动和社会合力推动,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,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,在很短时间内快速积聚,给扶贫对象和贫困地区带来了巨大变化。与此同时,在一些贫困地区,扶贫干部忙得“满头大汗”,贫困群众却在“一边看”,出现争当贫困户、拒绝“脱贫摘帽”等不良现象,连小学生的作文都出现了“我的理想是当贫困户”,极具讽刺性并发人深省。

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个别贫困群众的文化水平低,“勤劳光荣、懒惰可耻”的观念缺失,缺乏自力更生精神。另一方面是对贫困群众的政策倾斜、物质帮扶、技术帮扶过好过多,个别贫困村贫困户内在动力机制逐步弱化、退化、惰性化甚至恶化。

思想决定高度,行动决定出路。一时的贫穷不可怕,就怕思想堕落,失去斗志,抱着“等、靠、要”的依赖心理“安”于贫困。久而而之,有的贫困户将会陷入“因穷而要,因要而懒,因懒而穷”的恶性循环,出现“我脱不了贫,你们就交不了差”的怼言,扭曲了党和政府的扶贫初衷及政策效果。

精准扶贫,关键在人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 “如果扶贫不扶志, 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, 即使一度脱贫, 也可能会再度返贫。”物质上的贫困不可怕, 可怕的是精神贫困, 不想脱贫, 不愿脱贫。因为给钱给物,能解一时之困;扶心扶志,扶能扶智,才能治懒治愚,拔掉穷根。只有把握扶贫原则和底线, 扶贫扶志不扶懒,改变给钱、送物的单一输送扶贫方式, 通过生产奖补、劳务补助、公益岗位、以工代赈等方式,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“原动力”, 增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铺平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。

总之,思想扶贫更是一项系统性、长期性的社会工程,依赖于政府、社会以及个体本身长时间的努力,并非一蹴而就。消除“思想贫困”需要扶贫干部发扬“滴水穿石”般的韧劲,“润物无声”的教育, 用“扶志扶智”的“药方”斩断穷根,以道德风尚根除“劣习”,让思想扶贫来得更猛烈些,让贫困群众从精神上立起来、能力上强起来、生活上富起来, 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漏一户、不落一人, 最终取得这场脱贫攻坚战的胜利。(文/凌月)

 

今日热点

特别推荐

小编精选

热点排行

注: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鲁南在线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鲁南在线致力于资讯传播,为群众提供全方位资讯服务。如发现差错和版权方面问题请及时联系,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。投稿邮箱:670653375@qq.com

联系我们|ln632.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备案号:鲁ICP备05043501号|鲁新网备案号:201063202